两国元首亲自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双方同意将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牵头人级别提升至总理级、中方同意将沙特列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沙方欢迎更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沙特工业化进程……
当地时间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在利雅得王宫会见沙特国王萨勒曼,并与沙特王储兼首相举行会谈。双方就推动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得到更大发展达成共识。沙特《利雅得报》总编辑哈尼·法里德·瓦法评论道,“此访必将推动沙中各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为沙中关系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中沙两国相距遥远,但交往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是中沙友谊的见证。如今,沙特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里,珍藏着当年中国人手绘的一幅从长安到麦加沿线的地图,它被认为是中国到西亚地区最早的地图。传承友谊,是中沙关系发展的应有之义。
2016年,沙特成为习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访问的第一个阿拉伯国家。访问期间,中沙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决定成立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6年后,沙特又成为习主席在中国二十大之后首访的中东国家。战机护航、护卫机伴飞、国旗色空中彩带、鸣放礼炮……沙特为迎接习主席到访准备了最高规格的接待。这些安排是中沙友好关系的生动写照,表明两国既是战略伙伴,也是真诚朋友。
有传承,更有开创。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某些西方大国推行单边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剧了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中国与沙特发展战略契合、发展理念相近、发展优势互补,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新形势下,双方深化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既符合两国的发展利益,也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
“中方的利益也就是沙方的利益。”沙特国王萨勒曼这一表态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访问期间,中沙双方都表达了对彼此坚定的政治支持。习主席强调,中方坚定支持沙特继续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王储兼首相用了三个“坚定支持”和一个“坚决反对”表达了对中方的力挺。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的背景下,中沙在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为新时代中沙关系发展保驾护航。
中沙不断深化友谊,还需向经贸合作要动力。新冠疫情之下,2021年中沙双边贸易额仍同比增长30%,充分展现了双方经贸合作的韧性。此次与王储兼首相会谈时,习主席表示中方支持沙方“2030愿景”、“绿色中东”等一系列重大发展倡议,强调双方要落实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沙特“2030愿景”对接。这为中沙加强经贸合作指明了方向。
沙特“2030愿景”是一份雄心勃勃的宏伟蓝图,目的是让沙特逐渐摆脱石油收入的依赖,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心脏、全球投资中心以及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全球枢纽。为实现这一目标,沙特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非传统能源产业,这些与“一带一路”倡议有很多共通之处。
当前,从延布炼厂到古雷乙烯石化项目,从吉赞产业聚集区到红海公用基础设施项目,从5G通信到合作探月,双方发展战略已经在深度对接。访问期间,习主席强调要拓展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清洁能源、高技术、航天研发等领域合作,这为中沙深化经贸合作注入了动力。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说沙特“2030愿景”是一块宏大拼图,那中国元素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一块。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钥匙。目前沙特有4所大学开设中文专业,8所中小学开设中文选修课。近日,习主席复信沙特中文学习者代表,鼓励沙特青年学好中文,为增进中沙、中阿友谊作出新的贡献。瓦萨尔是向习主席写信的沙特学生之一。她激动地说,“习主席的回信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好中文的信心。我很庆幸,自己能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中文。”中沙人文交流越频繁,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石就越牢固。
有理由相信,不断深化的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会给双方民众带来更美好的希望,为维护中东和平稳定、促进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胆碱是肝脏中产生的一种少量且必需的营养素,是保持人类健康的重要成分。它存在于鸡蛋、西兰花、豆类、肉类和家禽等食物中。一项1月15日发表于《老化细胞》的研究发现,饮食中胆碱缺乏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这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谜题中缺失的一块。
1月19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的一项重大成果。研究认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挑战了“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刷新了人类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
英国《自然·光子学》杂志17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朝向天空的强力激光能制造出一种“虚拟避雷针”,可转移电击路径。这些发现可能为发电站、机场、发射台等带来更好的避雷方法。
1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稳”主要体现在工业经济回稳向好,信息通信业平稳增长,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进”主要体现在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贡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加快。
这一年,中国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首飞;空间站建造阶段全部6次飞行任务顺利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开展综合性太阳探测……
为支持外资在华开展科技创新出实招——解读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若干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商务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1月18日,商务部、科技部举行政策吹风会解读若干措施有关内容。
总体判断,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世界第一方阵。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可以说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的一步。
天空中闪电放电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害和人员伤亡,因此除传统避雷针外,科学家也在寻求更好的保护方法。研究人员说,此前用激光引导闪电放电的尝试都未成功,这是第一个通过实验证明激光可以引导闪电放电的现场结果。
2022年我国“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共完成175个潜次
2022年是我国“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常规化运营第二年,累计在海上作业天数202天,共完成75个潜次,科学潜次平均下潜深度5912.8米,新增了4次万米级下潜。2022年,“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还成功开展水下联合作业,初步形成两台载人潜水器联合作业规程,包括布防回收流程、水下通信口令及作业注意事项等,开拓了我国两台载人潜水器联合作业之路。
2023年将加快推进六大领域科技创新,着力在种业创新攻关、耕地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农机装备补短板、农业生物安全研究、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供给、乡村发展科技支撑等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供给,围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投入品科学使用、产地环境清洁等,研发推广绿色低碳种养技术和产品。
今年的“超级月亮”出现在8月31日,并且8月2日和9月29日的两次满月距离地球也比较近。一般来说,全年大大小小的流星雨多达几十至上百场,但多数情况下,值得观测的也只有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雨。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将大量运用4K/8K、AI、XR等新技术,持续推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为全球华人奉献一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科技感十足的春晚‘年夜饭’。央视频客户端也将首次采用“竖屏+三维菁彩声”和“横屏+三维菁彩声”两种模式直播春晚,供网友灵活选择。
16日,复兴号家族中最“抗冻”、最智能的成员——CR400BF-GZ型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落户黑龙江,春运期间将首次在我国最北端高寒地区开行。
记者从今年北京两会“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新跃升。
近日,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于萍和毛兰群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种聚电解质限域的流体忆阻器,并利用单个器件,首次实现了神经化学信号与电信号转导的模拟。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借助韦布空间望远镜证实了一颗系外行星,这颗小型岩石行星名为LHS475b,直径几乎和地球相当,距地球约41光年,位于南极座。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天文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提交了相关结果。
肿瘤患者本就抵抗力低下,“阳了”后更是忧心忡忡,“阳康”以后应当如何调养?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21.2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28.0万件。
春节临近,很多人计划返乡探亲或旅游度假。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春节,公众出行欲望强烈。据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预计约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
世界气象组织整合的6个主要国际温度数据集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5摄氏度,是全球年度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至少高出1摄氏度的连续第8个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