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汉密尔顿

曼联“新买家”越来越多英媒:F1七冠王汉密尔顿可能参与收购计划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F1七冠王汉密尔顿或将参与收购曼联的计划。”英国《镜报》10日称,去年11月,美国格雷泽家族宣布,正在为俱乐部探索“战略选择”,包括出售部分股份或完全转让。计划收购曼联的名单很长,包括不少个人和公司,除苹果和亚马逊以外还有不少富豪。

有意向收购曼联的富豪中,包括身为曼联球迷的英国首富吉姆·拉特克利夫,他此前就有相关计划。如果拉特克利夫提交报价,汉密尔顿大概率参与其中。汉密尔顿和拉特克利夫相熟,后者也是汉密尔顿所在的梅赛德斯车队的赞助商。

与此同时,拥有巴黎圣日耳曼的卡塔尔体育投资公司也对曼联“有兴趣”。彭博社称,在考虑购买托特纳姆热刺股份的同时,卡塔尔体育也在考虑全面或部分收购曼联或利物浦的股份。

路透社盘点了曼联俱乐部的发展历程:包括酿酒商人约翰·亨利·戴维斯在内的4名商人1902年开始为曼联投资;1931年,服装商人詹姆斯·W·吉布森接管曼联;拥有肉类贸易公司的路易斯·爱德华兹1964年取得俱乐部控股权;2003年,爱尔兰赛马大亨麦克马纳斯和马格尼埃成为俱乐部最大股东;同年3月,格雷泽家族的掌舵人马尔科姆开始持有曼联股份,并在2年后买下这家俱乐部。(李佳寅)

全部导航

“F1七冠王汉密尔顿或将参与收购曼联的计划。”英国《镜报》10日称,去年11月,美国格雷泽家族宣布,正在为俱乐部探索“战略选择”,包括出售部分股份或完全转让。计划收购曼联的名单很长,包括不少个人和公司,除苹果和亚马逊以外还有不少富豪。

有意向收购曼联的富豪中,包括身为曼联球迷的英国首富吉姆·拉特克利夫,他此前就有相关计划。如果拉特克利夫提交报价,汉密尔顿大概率参与其中。汉密尔顿和拉特克利夫相熟,后者也是汉密尔顿所在的梅赛德斯车队的赞助商。

与此同时,拥有巴黎圣日耳曼的卡塔尔体育投资公司也对曼联“有兴趣”。彭博社称,在考虑购买托特纳姆热刺股份的同时,卡塔尔体育也在考虑全面或部分收购曼联或利物浦的股份。

路透社盘点了曼联俱乐部的发展历程:包括酿酒商人约翰·亨利·戴维斯在内的4名商人1902年开始为曼联投资;1931年,服装商人詹姆斯·W·吉布森接管曼联;拥有肉类贸易公司的路易斯·爱德华兹1964年取得俱乐部控股权;2003年,爱尔兰赛马大亨麦克马纳斯和马格尼埃成为俱乐部最大股东;同年3月,格雷泽家族的掌舵人马尔科姆开始持有曼联股份,并在2年后买下这家俱乐部。(李佳寅)

catalogs:115955;contentid:10875505;publishdate:2023-01-11;author:张魏桔;file:37-da13184c-19fd-4a8e-b665-ddd618149eeb;source:29;from:环球时报;timestamp:2023-01-11 07:06:02;

天色渐晚,车队行至距禾木村约45公里处连续急弯路段。忽见山坡上一阵“白烟”,夹着雪粒的冷风灌进车内,车队被涌入路面的积雪切分开,瞬间停滞。

当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也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乘警覃业民从警30年的最后一班岗。覃业民1993年从事乘警工作至今,青春年华都奉献在南来北往的列车上,守护成千上万旅客旅途平安。10日下午5时许,从靖西市返回的列车安全停靠南宁站,覃业民完成了当天的值乘任务,也给自己的乘警生涯画上了的句号。“车辆平安,旅客平安,是我们最大的职责,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覃业民说。

黑龙江省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冬季漫长,气温极低,素有“神州北极”之称。近年来,漠河市借助当地“最北”与“极寒”的自然地理条件,大力推广冰雪文化,丰富冰雪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极寒找北之旅”,变“冷资源”为“热经济”。

1月9日6时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蒲晓旭 摄1月9日6时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当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客运段在D2281次列车上举办“平安有序温馨 南客伴您同行”春运主题活动,乘务员向旅客赠送对联、福字,开展有奖问答等活动,欢声笑语充满回家路。

春节临近,多地年货市场红火起来,人们选购春节饰品,迎接新春佳节。新华社发(孟德龙 摄)1月9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一处小商品市场,居民在选购节庆饰品。新华社发(孟德龙 摄)1月9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一处小商品市场,居民在选购节庆饰品。

春节临近,山东省青岛市李村大集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采购年货,久违的烟火气正逐渐回归。春节临近,山东省青岛市李村大集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采购年货,久违的烟火气正逐渐回归。

1月8日,在福建平潭公铁两用跨海大桥,福州工务段工作人员在高空对大桥斜拉索作业(无人机照片)。

《汉密尔顿》确实很棒但也不必过于崇拜

2020年的这个夏天,在疫情和政治经济局势共同造成的焦灼分裂、阴影渐深的全球背景下,有一部音乐剧却逆势而来,从早已火遍的欧美席卷到东亚,并打破了次元壁成为中国大陆诸多圈层和网络社群内都广泛追捧的谈资。没错,它就是《汉密尔顿》!

很多人感觉这像是一部“横空出世”的作品,不仅中国的戏剧迷甚至“路人”网友为之一惊,就连在它的起源地“百老汇”,也都有着所谓“Revolutionary(革命性的)”这种媒体评价和定位。《汉密尔顿》真是“革命性”的吗?我们先暂且按下这个话题,来看看它如此受欢迎的其他方面原因。

首先,这是一部大有来历的音乐剧。它的特别之处从题材上讲,是抓住了在欧美音乐剧里也并不很常见的政治人物的故事和重大历史事件,引人瞩目。主角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开国元勋之一、“十美元之父”,整个故事就是讲述这个殖民地孤儿、外来移民者的一生,他的屈辱、奋进、冒险、成功、争斗、失落,还有悲剧性的人生终局。所有其他角色都只是对照他的线索展开陈述,所有历史真实与虚构都只需要为他背书,而他,又是“美国梦”最简单直接的一个注脚。

音乐剧《汉密尔顿》可以说是生逢其时的宠儿。因为从2009年的酝酿阶段,到2015年正式登上百老汇舞台及其后奖项荣誉加身、掀动时代风潮,这部剧恰好伴随着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执政初期到其最终政坛落幕的整个历程。实际上,这个剧在孕育期和推广期也受到了奥巴马夫妇的热情鼓励和支持,某种意义上说,它真的可以看作奥巴马时代的精神遗产的延续。虽然现在美国社会日渐撕裂、矛盾丛生,可在百老汇,在多元文化的大本营纽约,乃至其他崇尚“民主自由精神”的地域和人群中,《汉密尔顿》的热度不减反增。

《汉密尔顿》在酝酿和初创阶段,林单独演出了其中一首作品,台下坐着奥巴马夫妇

这里有一个很微妙的现实情境——《汉密尔顿》这个作品中的主角在历史当中并非是以奥巴马为代表的的政治同路人,汉密尔顿本人属于当时的联邦主义党派,主张的是集权强力、大政府、金融和军事掌控,甚至在外来移民包括蓄奴的问题上态度也是偏保守沉默的。但到了音乐剧《汉密尔顿》的舞台上,这些都发生了移位和改写。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主角汉密尔顿个人的性格特质和奋斗历程近乎准确地再现了历史真实,而且与奥巴马时代“自由民主乐观开放”的精神基调高度贴合。这让我们感觉到,此剧似乎是可以用于弥合今日美国精神系统当中日趋明显的裂隙,跨越纷争讲述个体经验中值得信赖的“美国梦”,而这正是其建国初国父们一代人最有吸引力、最容易“当代化”的故事,因此也最具有商业价值和群体效应。

在此我也想到有位朋友转述的中国编剧王宝社先生说过的话,“历史是个钉子,挂什么东西是我们(编剧)的事,但钉子必须牢靠,才能挂东西,历史学家都说不出来的,就可以由我们写啦”。仔细看《汉密尔顿》,应该说这是一件建立在还算比较牢靠的“钉子”上的中等规模的华丽精巧的装饰艺术。说中等规模因为这部剧实在只是关乎汉密尔顿个人在历史当中的遐想,其他角色对照做填充,配角们相互之间其实并无回应,舞台行动不会相互勾连和进一步展开。

这与音乐剧《悲惨世界》中人物各行其路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最终紧密交叉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不同,虽有人说《汉密尔顿》的编剧、作词兼作曲林-曼努尔·米兰达也受到了《悲惨世界》的启发和影响,而且革命青年的戏份、转盘设计的舞美和调度,乍一看有点相似,但他们真是确乎不同的叙事。恐怕林-曼努尔·米兰达也无意于此。

整部剧配角里倒也不乏有华彩的人物,比如英王乔治三世和汉密尔顿妻子的姐姐安洁莉卡。前者除了官方录制版中吸引眼球的口水和“哒哒哒哒哒”那段傲娇唱腔之外,我更喜欢的是他关于“What comes next(下面怎么办)”的质问,以及由此而来的思辨。可惜这个话题在此之后没能真正展开,仅是蜻蜓点水带过一句的“新政体”,也没了下文。再看看安洁莉卡那段“Rewind(倒带)”的戏剧段落,拜导演所赐简直有点石破天惊的高亮时刻,然而这段结束后,安洁莉卡从此就基本上滑入边缘地带,这种昙花一现的人物关系也未能继续保有戏剧张力了。

这部音乐剧着意刻画的一个重要角色阿伦·伯尔,是对主角汉密尔顿来说如镜像对照般的人物,同时具有穿针引线的意义。他和汉密尔顿一起构成了这部音乐剧的“形象种子”,前者身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困境中漫长压抑地“等待(wait)”,后者在死亡预感的直觉下执著于无休止的“进击(shot)”。然而这两个人在命运终局,来到生死决斗的关口反而恰好都放弃了自己所秉持的,一个误判了理应“等待”的机会给后半生蒙上罪孽,一个抛弃了从不收敛的“进击”然后付出生命代价。这样的戏剧变化非常有趣,然而很遗憾创作者没能更加细致清晰地展现出应有的人物弧光,显得有些扁平。何况在历史当中这段著名公案是带着“罗生门”性质的。

综上来看,我并不觉得这部音乐剧在文本上做了什么真正有风险或者实验性的变革,在每一个存在选择困境的当口,主创最后所做的都显得过于“聪明”了。这个音乐剧的舞台呈现就是总在顺势“起范儿”,然后再轻轻放过,只取走自己想要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说,这是一部本质上擅于搞“平衡”的音乐剧。当然这完全无损于它应有的价值,毫无疑问《汉密尔顿》注定会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进入世界音乐剧史经典佳作的行列。只是我们在欢喜迎接它的同时,却也不必过于崇拜。有人说它的“革命性”着重点是用嘻哈音乐“冒犯了历史”,冲击了21世纪初百老汇已渐趋保守甚至有点程式化倾向的创作现状,毕竟新世纪的美国音乐剧,相当一部分新作都带有资本面前躺平求安全的套路感,像是流行偶像们的“点唱机”音乐剧,还有那些轻质化、立意狭窄、音乐主题互相重复的小品。这样的分析似有道理但并非全部,《汉密尔顿》之前,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rap元素的音乐剧就已经产生了,更不要说还有林-曼努尔·米兰达自己创作过的《In the Heights(身在高地)》和根据早逝的嘻哈名将图派克·夏库尔歌曲改编的《Holler If Ya Hear Me(听到我说你就吼一声)》,均未取得实质性的成功。

我想《汉密尔顿》的一炮而红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因素,还因为它其实吸收致敬了当代流行因素却并没踏出很远的步伐,在新与旧的平衡下做了阶段性地提升。我在网络上曾看到剧组方流出的一段视频,是剧中被删掉的涉及约翰·亚当斯这个角色的创作内容,非常粗粝凶猛带着真正街头嘻哈的野生感,但最终上演时只有一句词保留在了舞台的确定版本中,创作者的盘桓取舍可见一斑。

在这里我恰好想起了美剧《约翰·亚当斯》中老亚当斯总统发出的一段感慨:“在欧洲,大家普遍认为没有比现代史更虚假的东西了,喔我要改成,没有比欧洲现代史更虚假的东西了,除了美国现代史。说实在的,我认为美国革命的真实历史已经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

好在,美国音乐剧“革命”的历史还真实存在。而我们会发现,这个国度里的音乐剧现实和政治现实之间经常会发生错位,并因此迸发强壮的生命力。什么样的音乐剧可以算具有“革命性”的音乐剧?我想从百老汇第一位伟大的“化学师”齐格飞开始,一路走过所有黄金时代和低谷期,我们已知的被认为带来了革命性的那些剧目,例如《演艺船》《为你而歌》《波吉与贝丝》《俄克拉荷马》《南太平洋》《西区故事》《卡巴莱》《毛发》《歌舞线上》《芝加哥》《理发师陶德》《悲惨世界》《耶稣基督万世巨星》《西贡小姐》《猫》《狮子王》《吉屋出租》《近乎正常》《玛蒂尔达》等(最近5年的暂不做考量),这些都被认为是对当时具有真正“革命力”的剧目,《汉密尔顿》虽已成为爆款,是否具有“革命性”恐怕最好还要经过5到10年的对比观察,才能最终下结论。但我们相信,音乐剧这门艺术不会就此停滞不前。

这是一门关于生命意志与能量的艺术,是复调和节奏律动充满舞台各个角落的艺术,还是以感官摇撼来带动精神共振的艺术,也是包容、冒险、破旧不止的艺术。再借用我一位正在美国留学实习的朋友讲述的例子,他所在的剧院今年发起一个剧本工作坊活动,竟然有十多位剧作家被邀请来与学生们共同研究一个批评特朗普总统当下政策的剧本,并研讨该如何修改完善。这也提示了我们,音乐剧同样是需要对所处的社会现实拥有自发关怀和自反精神的艺术。

但愿中国的剧迷朋友们在看过《汉密尔顿》后,还能想象和接纳到音乐剧艺术带给我们的更多更长久的惊喜。

汉密尔顿重大喜讯!比拿F1冠军还荣耀36岁当爵士感情史丰富

不知不觉,本赛季的F1已经走到了尽头。红牛车手维斯塔潘在最后一站的最后一圈超越了车手,获得了车手冠军。不幸的是,来自梅奔队的老将汉密尔顿没能获得第八个冠军。这场比赛和整个赛季都有巨大的争议,但汉密尔顿个人明确表示,他不想通过这种方式上诉或赢得他的第八个世界冠军。

虽然赛季遗憾地结束了,但全世界的F1粉丝都看到了汉密尔顿的表现和能力,有目共睹。最近,汉密尔顿迎来了伟大的荣耀时刻,查尔斯王子在温莎城堡授予他爵士头衔。结果,36岁的汉密尔顿成为第四位被授予爵士头衔的F1车手,他的母亲盛装出席,并在现场见证了儿子的历史性时刻。或许,此时的荣耀远胜F1冠军的光环。

说到汉密尔顿,我们仍在努力无限接近舒马赫。伦敦《金融城早报》曾写道,汉密尔顿荣誉足以达到目前历史第二名。当然,汉密尔顿也是F1中“黑体格”最多的车手,甚至不是其中之一。他无与伦比的天赋,强烈的求胜欲望,蕾丝不变的桃色属性让他深受媒体和粉丝的追捧。

汉密尔顿的爱情史绝对是一部“大戏”。直到现在,汉密尔顿,周围都有她的每一个女朋友,从2008年她强势出道并在体育界走红开始,这个长得像俊朗的黑人小伙已经接触了六段恋情,每一个绯闻女友都是“世界上最好的”。

比如歌手妮可舒辛格,超模丹妮尔劳埃德,除此之外还有著名的蕾哈娜,“白癜风”维密天使温妮,和肯达尔-詹娜这些最佳美女都曾与汉密尔顿,可见F1现役车王的魅力有多强。现在汉密尔顿已经加盟爵士夺冠,身边也不会缺少优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去意已决?汉密尔顿对最终结果深感失望明年或将就此退出F1

在阿布扎比进行的F1收官战当中,FIA的一系列操作让汉密尔顿痛失冠军。赛后,英国车手显然非常失落,他因此也没有参加之后的颁奖典礼。随后在车队领队沃尔夫的参访时爆出了惊人的消息:他不确定汉密尔顿在2022赛季是否会重返F1!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吧。

此前,梅奔领队沃尔夫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透露了汉密尔顿想要退出的想法。他说:“我非常希望刘易斯能继续参赛,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车手之一,过去四场比赛,他占据着主导地位。谁赢了比赛,谁就会赢得世界冠军,这是毫无疑问的。作为一名赛车手,他的内心会说‘我要继续’,因为他正处于巅峰,但他必须克服收官战给他带来的痛苦,他也是一个有明确价值观的人,很难了解他的心理发生了何种变化。”

另外,托托·沃尔夫还表示,他和汉密尔顿对阿布扎比的最后一圈比赛仍然感觉很不舒服,并且他认为这是汉密尔顿目前无法克服的。

沃尔夫补充道:“刘易斯和我现在的梦想破灭了,我们对这项运动并不失望,我们仍全身心都热爱这项运动,因为秒表从不说谎,但如果我们打破了体育公平的基本原则,那么秒表就会突然变得不再重要,因为我们会面临随机决策,很明显,你不会爱上它。所以我们要花很长时间来消化那天发生的事情。我认为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作为一名车手,他肯定不会。我非常希望我们两人以及车队的其他成员能够在整个赛事中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和国际汽联和F1一起,借由这种情况来改进这项运动,但他永远无法弥补给车手造成的痛苦。老实说,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不敢相信,这让人觉得太难以置信了。”

值得一提的是,从汉密尔顿的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出,更新的内容在阿布扎比排位赛就结束了。而在汉密尔顿的INS的关注列表中,也取消了对F1账号的关注。

很显然,这次失利带给汉密尔顿和梅奔车队很大的打击,他们在整个赛季都做得很好,但直到最后一圈,他们却被现实所打败。希望汉密尔顿尽快走出失利的阴影,投入到新赛季的比赛当中,新赛季为车迷们奉献一系列精彩的比赛。如果就此沉沦下去,只能最终成为一名失败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曝F1七冠王汉密尔顿可能参与收购曼联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F1七冠王汉密尔顿或将参与收购曼联的计划。”英国《镜报》10日称,去年11月,美国格雷泽家族宣布,正在为俱乐部探索“战略选择”,包括出售部分股份或完全转让。计划收购曼联的名单很长,包括不少个人和公司,除苹果和亚马逊以外还有不少富豪。

有意向收购曼联的富豪中,包括身为曼联球迷的英国首富吉姆拉特克利夫,他此前就有相关计划。如果拉特克利夫提交报价,汉密尔顿大概率参与其中。汉密尔顿和拉特克利夫相熟,后者也是汉密尔顿所在的梅赛德斯车队的赞助商。

与此同时,拥有巴黎圣日耳曼的卡塔尔体育投资公司也对曼联“有兴趣”。彭博社称,在考虑购买托特纳姆热刺股份的同时,卡塔尔体育也在考虑全面或部分收购曼联或利物浦的股份。

路透社盘点了曼联俱乐部的发展历程:包括酿酒商人约翰亨利戴维斯在内的4名商人1902年开始为曼联投资;1931年,服装商人詹姆斯W吉布森接管曼联;拥有肉类贸易公司的路易斯爱德华兹1964年取得俱乐部控股权;2003年,爱尔兰赛马大亨麦克马纳斯和马格尼埃成为俱乐部最大股东;同年3月,格雷泽家族的掌舵人马尔科姆开始持有曼联股份,并在2年后买下这家俱乐部。(李佳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