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今三十有三,记忆中距看鲁能第一场比赛直播已逾二十载,幼年,因懵懂之喜爱,遂成鲁能之球迷,一发不可收。吾之青春岁月皆有鲁能相伴,既幸之,又痛之。今鲁能迎重大之变革,犹如吾之境遇,未来扑朔迷离。谨以此文,记之,念之。
懵懂的青春,无知的年少,最终却和足球扯上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谁都知道80后的童年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当有了足球的陪伴,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初识鲁能,是山东卫视甲A联赛的直播,我已经记不清那是哪一场比赛,只不过看过之后,我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鲁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确切的说那时候还叫济南将军泰山。
那时候周末鲁能的比赛山东卫视基本都会直播,而我所做的就是准备好一袋方便面,一瓶健力宝,然后坐在客厅的中央,守候着比赛的到来。那时候不知道联赛的制度,惊喜的是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等到。童年的纯真就是这么简单,鲁能进球之后,我会开心的手舞足蹈,又蹦又跳,鲁能进球之后,我也会开启健力宝,算是给自己庆祝,也是给鲁能庆祝。
在我有限的记忆中,当时的鲁能踢的并不怎么样,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没有太多的战术可言,技术也比较粗糙,这回或许就是那个时代甲A最强的印记。因为我的印象中,多场比赛我非常的着急,因为鲁能的进攻始终没有效果,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让我记住了鲁能的外援:37号阿米尔,身材高大的他成为了我心目中的英雄,因为他在场上几乎是鲁能取胜的保证,每次看鲁能的比赛,我都会寻找37号阿米尔会不会在场上如果没有机会感到万分的失望。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阿米尔打进了全场唯一的一个倒挂金钩破灭,那时候他更是成为了我心目中的“神”。
童年的我,或许仅仅是出于对足球的喜爱,又或许是地缘的因素,让我喜欢上了鲁能,没有任何理由。其实在当时的条件下,各种转播都并不健全的情况下,也就只能从山东卫视看一看鲁能的直播,所以喜欢上鲁能可能是机缘巧合,也或许是没得选,不过陪伴了鲁能20多年,从未后悔过。
那时候我的一群小伙伴们,偶尔也会谈起鲁能,因为小学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自发组织的球队,一位“家境富裕”的同学,老爸给他买了个足球,我们如获至宝,每天放学之后都跑到附近的民兵训练基地,利用几棵树当做球门,肆意的踢了起来。
1998年1月5日,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鲁能泰山足球队正式挂牌成立。也正是1998年,我进入了寄宿的中学生活,正式开始了和足球的“相守相恋”。
初中的时候学校管理的比较严格,不允许我们踢足球,也不允许我们打乒乓球,但是任何时候也阻止不了我们踢足球的热情。有一次晚饭后利用空闲的时间和隔壁班踢了一场比赛,我打进了非常漂亮的一个进球,兴奋劲还没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站在教室门口的班主任,脸上重重的挨了一巴掌,那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挨打。
那个时候,开始对战术有了些懵懂的了解,我只知道,那时候的鲁能坚持的是“防守反击”,看上去虽然并不好看,但是很实用。这也是鲁能的起步阶段,我刚上初中那会,鲁能迎来了功勋教练桑特拉齐,或许每一位鲁能的球迷都不会忘记他。1999年鲁能夺得了双冠王,那时候我上初二,鲁能夺冠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激动的难以言表。
那时候的鲁能,在桑特拉齐的带领下,可以说把防守反击运用到了极致,邵延杰和高尧两人坐镇的后腰固若金汤,再加上当时的舒畅,还有门神萨沙,整个赛季26场比赛,鲁能仅仅丢了13个进球。也正是萨沙的神勇无比,足协不得不修改政策不得引进外援门将。可以说1999年鲁能的夺冠真的有着历史性的意义。
其实进入初中之后,看鲁能的比赛更是成为了奢望,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时候真的应该感谢山东交通音乐之声FM101.1,我们几乎每一个人一个小的收音机,插上耳机,把耳机穿过袖口拿在手里,然后拖着腮帮,作思考状,其实就是在听广播直播鲁能的比赛。几乎整个初中生活就是这么过来的,那时候对于鲁能的狂热,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愿意放弃每一场比赛。
不过我们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无论是上自习还是在上课,听着鲁能的直播,鲁能进球了我们有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喊出来,一片哄堂大笑之后,留下的则是老师迷惑的眼神。
其实那个时候,我们整个教学楼还是有暗号的,那就是跺脚,每每有鲁能的比赛,不能听直播的同学心里像蚂蚁挠了一样,所以每到鲁能进球,几乎整个楼都跺起脚来,整个楼都可以听见砰砰作响,这时候我们就知道,鲁能进球了!心中喜悦之情更是难以言表。
周末轮休的时候更是成为了我们的天堂,学校周边的小饭馆总是人满为患,因为小饭馆里有电视,那是我们几年中学生涯看过的最让人难以忘记的足球赛。
夺冠之后的鲁能进入了一段低迷的时光,尽管那时候有李霄鹏、宿茂臻、卡西亚诺,但是鲁能似乎再也回不到1999年双冠王那个时代了,其实那时候与鲁能的战术打法有关系,因为不甘心继续使用防守反击的鲁能,经历了一段寻求转变的阵痛。
对于鲁能的每一位球迷来说,或许都不愿意回忆2001年的惨案,但是又像一根刺一样深深的扎在心里。2001年,鲁能先后以2-6和0-6的比分输给了磐田喜悦和水原三星,制造了中超球队在亚洲赛场上最大的惨案。2-6的那场惨案我是在亲戚家看的比赛,当时的心情真的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再也没有心思逗留,饭后匆匆的回到了学校。
鲁能惨案之后,有些伤心的我对鲁能的关注渐渐少了,也或许是因为上高中的原因,不过有一个事件却让我难忘,那就是宿茂臻的退役。2002年12月,我记得应该是还在学校,突然传来了宿茂臻退役的消息,这是我第一次因为球员的退役痛哭,第二次是因为罗纳尔多的退役。我始终认为宿茂臻就是鲁能的旗帜,也是山东足球的旗帜,当“足坛真汉子”宿茂臻离开赛场,突然感觉足球的世界像是崩塌了一样,当年关于宿茂臻的退役传闻有很多,我甚至因此怨恨了鲁能很长一段时间。
在鲁能的陪伴下,终于走进了大学校园,没有了牵绊的我们开始了在足球场上疯狂的驰骋,肆意的奔跑,而鲁能仿佛就成为了心目中的那一丝坚守,也成为了埋在心里的最后一丝“爱恋”。
2004年,鲁能迎来了功勋教练图巴科维奇,鲁能开始逐渐走向正轨,也正是进入了豪门时代,尼古拉斯、李金羽、刘金东、李霄鹏和宋黎辉等人正值当打之年,周海滨等小将也开始向主力位置发起冲击。只不过2005年客场对阵伊蒂哈德的2-7还是把鲁能钉在了亚冠惨案的耻辱柱上。
2006年,在郑智、李金羽、韩鹏等人的带领下,鲁能强势夺冠,一举打破多项纪录,只不过那时候的我一般都在球场上,也只是听一听比赛的结果,看一看赛后的报道,读一读《齐鲁晚报》体育版。
夺冠之后的鲁能进入了一段动荡期,进攻美如画后防烂成渣是图拔时期泰山队的最大特点,他已经将进攻的血液注入了鲁能体内。继任的伊万、滕卡特、库卡等人都是高举进攻大旗的教头,唯一一个四平八稳的安蒂奇虽然获得了联赛亚军,但打法的丑陋还是让他成为泰山队史上成绩最好的下课教练。
在青岛读大学的时光,生活的确是丰富多彩,很多时候宁愿多踢一场球也不愿意看一场比赛,不过青岛中能的主场齐鲁德比还是必须要要的,第一次去天泰体育场看中能和鲁能的齐鲁德比,就闹出了不小的尴尬,当时想当然的一位即便是青岛的球迷也是鲁能的球迷,自然会支持山东鲁能,结果坐下之后,发现我们进入的是主队球迷区,呐喊声都是送给了青岛中能,于是我们准备好的鲁能球员也没敢拿出来,默默的看完了整场比赛,那场比赛最终的结果是1-1。
图巴科维奇执教时代,我最喜欢的还是日夫科,他和郑智一起对中场的梳理,以及他的传球和助攻能力,成为了鲁能攻城拔寨的利器,不得不说,日夫科、郑智、李金羽、韩鹏在一个最恰当的时间里相遇了。
大学的几年时光,其实最怀念的还是自己踢球的日子,我对那块足球场有着深深的眷恋,当毕业后要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我朝着那块陪伴了我几年的足球场望去,满眼的不舍。几个月后当我再次回到母校的时候,当我再次站在了那块足球场,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这或许就是情怀,一个热爱足球人对足球的眷恋的情怀。
大学毕业之后,工作开始忙碌起来,踢球也成为了奢望,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在我的城市找到“组织”,那时候我们在泥土地上踢过,也在广场的大理石地面上踢过,后来我们就开始联系学校……参加运动会、参加城市联赛,接着年轻最后的一丝“余温”,继续享受着踢足球的快乐。
那个时候的我们,即便是输了,比赛结束之后我们也会疯狂的庆祝,仿佛赢下比赛的是我们,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这些群体都是因为爱好,所以踢的是快乐足球。
毕业之后,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关注鲁能,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看鲁能的比赛,但是这段时间的鲁能给人的却是极其的失望。
自从图巴科维奇之后,鲁能教练的更迭非常的频繁,伊万、马季奇、巴博萨、腾卡特、吴金贵、安蒂奇、库卡、曼诺……从2010年开始到2016年,鲁能一共更换了多达8位教练,如果2016年的马加特也算的线位。这期间的鲁能可以说变得混乱不堪,既接受了不同的战术打法,同时又什么都没有学到,可以说鲁能像经历了不同的历练一般,饱受摧残。腾卡特的青春风暴,安蒂奇的保守打法,曼诺的攻势足球……
说实话,这个时期的鲁能真的有些让球迷着急,更让球迷心寒,这期间在亚洲赛场上也制造了不少的惨案,鲁能2:4浦项制铁 山东鲁能1:4全北现代等等。当然了,最让球迷不满意的是鲁能的精神状态,“步行者队”就是对这一时期鲁能特点最生动的描述,在场上毫无拼劲,几乎是用眼神防守,几乎没有跑动,这样的鲁能没有一点斗志。
所以个人认为让马加特执教是鲁能是22年以来最英明的一个决定,马加特到来之后,开始疯狂的训练球队的体能,增强了球队的跑动能力,让鲁能逐渐摆脱了“步行者队”的帽子,但从这一点上,鲁能的球迷或许真的会感激马加特的贡献。尽管马加特为鲁能带来了体能,带来了拼劲,但是战术上的短板还是送走了这位绝对的功勋教练,李霄鹏接任。说实话,李霄鹏带领鲁能的这几年,真的要感谢马加特留下的好底子。
李霄鹏执教的这几年就不说了,鲁能的比赛几乎每一场必看,开心过,也心痛过,也失望过,对李霄鹏的评价自然也是褒贬不一。只是不知道股权变动之后的鲁能到底会走向何方,至少作为一名20多年的鲁能球迷,真的有些担心。
当然了,和鲁能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每每回忆起20多年来的种种,鲁能几乎是陪伴了我整个学习和工作生涯,或许未来的时间里,依然会有鲁能的陪伴,依然会哭、会笑、会狂、会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