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卡兹米尔察克

苏联间谍电影《侦察员的功勋》的男主角的原型人物竟然背叛了苏联

苏联有部拍摄于1947年的著名间谍电影《侦察员的功勋》,很久以前就在中国上映过。它是苏联第一部间谍片,改编自卫国战争期间的一名苏联间谍的自传:

这名苏联间谍就是克格勃特工Nikolai Khokhlov。可以说,他完全就是电影《侦察员的功勋》里的男主角的原型人物:

他当时空降到德军后方,化装成一名德国军官,参与刺杀了德国纳粹党在白俄罗斯的最高长官。

他和他老婆讨论了此事。他老婆说:“如果你杀了这个人,你就是一个杀人犯,我不想做一名杀人犯的妻子。”

之后,由于他已经背叛了克格勃,他叛逃到了美国,而他老婆被克格勃逮捕,送到劳改营里关了五年:

1957年,他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神秘的病倒了,后来发现原来他是钋中毒,是克格勃对他下的手。

到了2006年,当利特维年科在伦敦也被钋毒倒之后,他还拿他自己半个世纪前在法兰克福中毒的事来对比。

中国很多人都看过《侦察员的功勋》这部电影,但应该没人知道男主角的原型竟然叛逃到了美国,这不失为一种绝妙的讽刺。

他是白俄头子差点打败红军普京:邓尼金很爱国要葬莫斯科!

“排成步兵方阵的军官团,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推进,胸前的军功章和如林的枪刺,在俄罗斯黎明前的黑暗中闪烁着致命的冷光……”(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

这里的“军官团”指的是十月革命后组建的白俄军队,主要成员是昔日沙皇帝国的军官。他们作战勇猛、素质过硬、能打硬仗。

在广袤的俄罗斯土地上,活跃着不少反对苏俄政权的白俄军官团,他们主要归属于2位指挥官:高尔察克、邓尼金。

1920年“最高执政官”高尔察克被红军处死,邓尼金成为残余白俄的“精神领袖”,他麾下有一支受到协约国资助的15万人军队。

邓尼金并非苏联文学作品中刻画的那种丑角,他原是一名清廉公正、学富五车的沙俄将领,后担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参谋长。

还在1919年高尔察克大规模进攻之时,邓尼金呼应出兵作战,6月占领塞瓦斯托波尔和察里津,8月占领基辅和乌克兰大部,9月占领库尔斯克。

到了1919年10月,邓尼金占领奥廖尔、库图拉,离莫斯科只有200多公里。他的一路推进,列宁也被搞紧张起来,发出“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

3万名党员和1万名团员被抽调过来上前线,列宁亲自送他们出发,并发表讲线万优秀的工农分子响应号召奔赴前线。

1919年10月11日,红军集中优势兵力,对邓尼金发动全线反攻。翌年,高加索战线红军击溃邓尼金主力,邓尼金流亡国外,残部逃到克里米亚半岛。

红军之所以能够打败邓尼金,不是因为白军太弱,而是红军太猛。当时,每2个党员就有1个上战场,每5个红军就有1个党员。在战场上,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不怕牺牲,迅速扭转战局。

希特勒登上历史舞台后,流亡在外的邓尼金多次谴责希特勒,并号召白俄团结起来,为祖国尽一份力。为此,苏联20世纪80年代的教科书开始称呼邓尼金为“爱国将领”。

二战后,邓尼金移居到美国,并于1947年8月7日病逝。2005年10月,普京政府以爱国将领的身份,将他重新安葬在莫斯科,官方还配以隆重的仪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俄特工在机场被当场撂翻中情局精锐倾巢而出克宫提出强烈抗议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月18日的报道称,美国正在请求引渡在柏林被逮捕的俄罗斯音乐家丹尼斯·卡兹纳切耶夫。美国此前怀疑这位音乐家是俄罗斯格鲁乌的特工,所以卡兹纳切耶夫在机场时被德国警方当场撂翻并逮捕,美国中情局的精锐更是倾巢而出,想要从卡兹纳切耶夫身上得到他们想要知道的消息。对于中情局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克宫当局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据卡兹纳切耶夫的辩护律师伯迈斯特称,卡兹纳切耶夫在被捕之后,已经向中情局转交了自己的所有电子设备,同时他还在2020年5月9日回答了中情局特工的所有问题。而中情局并没有在卡兹纳切耶夫的设备中发现任何可以给其定罪的证据。伯迈斯特认为,中情局想要将卡兹纳切耶夫引渡回美国,是为了将其屈打成招,坐实对他的犯罪起诉内容。

消息人士称,卡兹纳切耶夫的朋友在十年前为其开通了一个账号,美国中情局则认为卡兹纳切耶夫利用该账号通过暗网提供洗钱服务。但是,中情局研究和评估了卡兹纳切耶夫的设备之后,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证明他参与了暗网的洗钱服务,因此其辩护律师才会要求美国方面撤销针对卡兹纳切耶夫的逮捕令。对于卡兹纳切耶夫被指控洗钱3.1亿美元,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莫斯科当局不能接受他被引渡到美国,俄方将坚决阻挠引渡的实施。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间谍保罗·惠兰此前因为间谍罪在俄罗斯被审批,美国当局多次试图阻挠俄方的判决都没有成功。所以,美国针对卡兹纳切耶夫的指控,很可能是他们要挟俄罗斯的一种手段。毕竟,美国中情局没少利用这种手段来对自己的对手进行诬陷,他们往往会利用这样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直以来,美国中情局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间谍机构之一,与该机构齐名的间谍组织,分别是英国军情六处、以色列摩萨德和苏联时期的克格勃。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中情局参与了很多国家的内部事务,而且他们还会采取手段颠覆别的国家,并使这些国家为美国所用。分析人士认为,中情局针对卡兹纳切耶夫的指控,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难度,甚至中情局还可以伪造证据来坐实卡兹纳切耶夫的罪名,对于CIA而言,这是他们最擅长的手段了。2019年4月15日,蓬佩奥在德州农工大学进行演讲时,就阐述了CIA的行事准则,他自豪的称;‘作为CIA局长,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蓬佩奥的话,十分准确的概括了CIA的特点。

交还飞行员当天 克什米尔再爆发炮击

为展现和平姿态,巴基斯坦于周五(3月1日)将俘虏的印度飞行员交还印度。不过,此举并未让两国紧张局势有所缓解。

根据印巴两国媒体消息,1日当天,双方仍在相互炮击,均称炮击造成己方平民伤亡。此外,印度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针对激进武装分子的行动也在继续。

周五晚些时候,巴方正式将被俘的印空军飞行员阿比南丹移交印度。巴总理伊姆兰·汗希望借此展现“和平姿态”,缓和两国关系。

不过,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周五报道称,巴基斯坦已经移交印飞行员,但与此同时,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相互炮击还在继续。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消息,巴方官员称,周五,印军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LoC)印方一侧向自由克什米尔(AJK,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部分)展开“无情炮击”,造成1名青年死亡,另有3名平民受伤。

另据《印度快报》报道,周五晚间,巴基斯坦对印控克什米尔几个地区也展开炮击。印度国防部发言人说,多名LoC沿线的印度平民因此受伤或丧生。他称,印度军队正在进行有力与有效的报复。

消息人士介绍,大概下午6时左右,巴方开始对印控克什米尔的门达(Mendhar)及克里什那·伽提(Krishna Ghati)地区展开炮击。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PTI)周五报道,印官员表示,当天在查谟-克什米尔的库普瓦拉(Kupwara)地区,1名中央后备警察部队(CRPF)成员在内的5名印方安全人员在与当地激进武装分子的冲突中丧生。

据介绍,得到武装分子藏匿信息后,印度安全部队在库普瓦拉Babagund地区启动了警戒线与搜索行动。行动中,激进武装分子向安全部队开火,后者随即进行回击,双方持续枪战。

有官员表示,双方多次交火,一旦安全人员向武装分子藏匿点推进,对方就会重新开火。PTI称,9名安全人员在此次冲突中受伤,另有5人死亡,包括一名中央后备警察部队成员,1名警察与3名士兵。

《印度时报》报道则说,印安全人员与“”的对峙从周四(2月28日)下午就开始了,冲突一直持续至周五。经过长时间的枪战,周五上午,武装分子不再开火,安全人员相信被包围的武装分子可能已被击毙,随后包围了一处房屋,试图搜寻武装分子尸体。

结果,两名武装分子中有一人是装死。一名警方官员说,在交火停止后的搜索过程中,被认为已经死亡的两名武装分子中,有一位突然起身向安全部队开火,造成多名安全人员死亡。

追踪机构SATP称,除了2月14日遭袭击丧生的40名中央后备警察部队成员外,今年前两个月还有11名安全部队人员在查谟-克什米尔地区被杀。另有39名“”或极端武装分子被击毙。

2月14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爆炸袭击,至少40名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士兵身亡。宗教武装组织“军”宣称实施袭击。印方指责巴方支持“军”,遭到巴方否认。

2月26日,印度空军12架战机越过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轰炸“军”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营地。巴基斯坦军方2月27日称当天击落两架通过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侵入的印度空军战机,并抓获一名落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空军飞行员。

苏军中的战场顶级掠食者:压得哥萨克骑兵抬不起头却差点被灭族

提到俄国,许多人可能会想起“好战”这个词,然而说起打仗,恐怕人们又会想起一伙特殊的人,他们便是大名鼎鼎的哥萨克骑兵。公元18世纪,叶卡捷琳娜女皇挥师向黑海一带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哥萨克人的地盘被并入沙俄版图。在紧随其后同日耳曼人的斗争中,这群放荡随性、衣着鲜亮打起仗来又冷酷无情下手极狠的草原匪徒给整个欧洲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拿破仑曾如此评价哥萨克骑兵:“如果我的军队里有哥萨克人,那么我会用他们征服全世界。”在领地被吞并后,哥萨克人名义上效忠沙皇,实际上,他们可并不怎么忠心。这不,苏俄内战爆发后,哥萨克人毫无犹豫地加入了白卫军阵营,他们对年幼的苏军造成了极大杀伤。不过,哥萨克横冲直撞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苏军中便出现了他们的天敌,另一群战场上的顶级掠食者——卡尔梅克人。

纵观整个历史,虽说俄国欺负别人的时候居多,但他们也没少吃瘪,其中给俄国人留下心理阴影最大的莫过于蒙古人,前者甚至创造出了一个叫做“鞑靼枷锁”的词来安放他们对蒙古铁骑的忌惮。沙俄帝国翻身后,立刻对蒙古人施行高压政策,这直接导致了蒙古族群的衰落。“十月革命”刚结束那会儿,苏俄境内约有七八百万蒙古人,其中比较大的部落就有卡尔梅克、雅库特等。卡尔梅克人一直想要摆脱沙俄统治,苏俄内战爆发后,他们立刻站到了苏维埃政权这边,自然同哥萨克人成了对手。

当时的察里津局势很乱,别看这儿是抵抗白军的前沿阵地,实权大佬们的斗争却一点儿也没放缓。托洛茨基急着安插人手处处为难斯大林,后者只有名义上的权力,手底下没兵,腰杆不硬,说啥都不算。关键时刻,伏罗希洛夫带着被打残的第5军路过此处,伏、斯二人当即成了紧密盟友,伏罗希洛夫获得了相当的话语权。因此,当斯涅萨列夫想要排挤卡尔梅克人时,伏罗希洛夫毫不留情地当面顶了回去:“这些蒙古人比你的枪炮更有用!”别看伏罗希洛夫的军事才华整体比较平庸,但他在使用卡尔梅克骑兵方面还真的是独树一帜。

1918年8月,卡尔梅克骑兵被安排在苏军的铁甲列车中,列车围着战场绕圈巡逻,在一轮重机枪和炮火的打击后,车厢中的骑兵随后倾泻而出,杀伤力惊人。这种奇葩战法突破了人们对骑兵的传统认识,一举收获奇效。10月,一个连的蒙古骑兵搭乘“列宁”号列车突袭白军车站,抢走两列装甲列车,不久,苏军又赶制出6列列车,势在将“列车骑兵”战术发扬光大。踌躇满志的伏罗希洛夫激动告诉斯大林:“如果能让我拥有10万蒙古骑兵的话,不光察里津,整个黑海和高加索都会唾手可得!”卡尔梅克人就这样成了哥萨克骑兵的天敌,后者憋了一身劲儿却完全打不出来。他们被派到最危险的前线对付对凶恶的敌人,甚至有许多哥萨克骑兵部队成编制地被剿灭。

原来,1942年8月12日,德军在攻占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首都埃斯塔那后,不但毁掉了苏联精心建立的集体农庄,还“大方”地把土地都还给了当地人。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没有土地就没有了自由,没有自由那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因此,在德国人的伪善诱惑下,相当一部分卡尔梅克人当真投了诚,他们还出人出力帮德军建立了若干骑兵部队,如德军第103蒙古营等。此事传到莫斯科,斯大林震怒,当即把卡尔梅克人定性为“叛徒”,下令除了现在在苏军中服役的卡尔梅克人外,其他族人全部驱逐流放。

生死攸关时刻,骑兵上将戈罗多维科夫冒死立下军令状,恳求斯大林网开一面,表示自己愿意拉起一支队伍为苏维埃政权效力,上头说啥他们就做啥,绝不犹豫。笔者认为,斯大林此时不过是一时恼怒说了气话,卡尔梅克骑兵的好孬,他心里清楚着呢。就拿基辅之围来说,正是卡尔梅克骑兵成编制地对德军发起冲锋,以血肉之躯对抗坦克,这才强行在包围圈上打出一个缺口,使得一部分重要人员得以全身而退,此役,1万余卡尔梅克人捐躯。

莫斯科保卫战中,数量有限的卡尔梅克骑兵部队对德军发起十多次冲锋,完全是血肉对钢铁,损伤惨重,前者也从未表现出一丝胆怯。因此,当戈罗多维科夫上将作出表态后,斯大林顺水推舟般批准了他的请求,同时规定人数要控制在2000人以下——堂堂一名骑兵上将,整个二战中手下的兵勉强只有一个团。

战场上,卡尔梅克骑兵碰到了他们的老对手——哥萨克人。彼时的哥萨克人可谓是“人多势众”,动辄以旅、师为编制。为振奋士气,卡尔梅克人挂上了成吉思汗的灵旗,高喊着“为了斯大林”,同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展开厮杀。不可一世的哥萨克人又一次落了下风,他们甚至不得不向后方仓皇撤退。二战尾声,他们随大部队来到了柏林,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不跟“根红苗正”的苏军将士争功,以免引起高层猜忌,当苏军官兵在柏林市区分享胜利的喜悦时,卡尔梅克团还在市郊远远地看着;即便后来低调地进入市区,他们也不跟苏军官兵分享寓所,而是小心翼翼地在市区外围找地方住。

由于没有兵员补充,二战结束后,2000人的部队仅剩约700人。卡尔梅克人的英勇也仅仅是让斯大林松了口,战后,苏联方面并没有展开进一步清算,却也没有为对方彻底恢复声誉。直到1958年以后,在多方“调查”下,卡尔梅克人在二战时的冤屈才得到洗刷,当年11月7日,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终于被恢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苏联有一位大元帅因太无能被直接降为列兵还被怀疑是德国间谍

在国人眼里,俄罗斯人一直是一个战斗民族的印象。我们还经常能看到他们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里光着膀子,一瓶伏特加就是他们的热量来源。如此硬核的生活,着实让不少国人汗颜。

既然是战斗民族,真正的战争来临时,战斗力自然不低。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苏联时期,斯拉夫人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尤其是二战那会,作为欧洲唯一牵制住德国闪电战攻势的国家,苏联让希特勒的纳粹部队吃足了苦头。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当时最惨烈的战役,更成了二战局势的转折点。

也是二战时期,苏联诞生了不少著名元帅,最为国人熟知的自然是朱可夫了。他在苏德战争中展现的军事才能世人有目共睹,即使二战结束后多年,其光辉事迹还被不断搬上银幕。倘若说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相信都没人有异议。

当然,除了朱可夫,还有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的指导者华西列夫斯基,以及组织莫斯科反攻战的沙波什尼科夫,这些都是当时名震一时的苏联元帅。

而众多苏联元帅里,有一位却出乎意料的无能。这个人叫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曾是苏联红军炮兵的缔造者。然而,其晋升元帅后,接连打了好几场关键性败仗,彻底激怒了斯大林,最后竟被贬为了列兵,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时间来到1890年,这一年,库利克在沙俄波尔塔瓦的一户农民家庭出生。早年曾参加过沙俄的部队,担任低级军官。而在十月革命后,他主动倒戈苏联红军,并在察里津保卫战里发挥神勇,其率领的炮兵部队将沙俄的部队杀了个片甲不留,甚至获封“察里津炮王”称号,因此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

也是因为战功赫赫,他成了苏联成立后授衔的第一批元帅,担任苏联红军的最高指挥。不过,库利克这个人虽然作战勇猛,但对于战争的指挥才能和大局观都相当匮乏,元帅这个位子对他而言还是太高了。

俗话说“只有在潮水褪去后,才能看清谁在裸泳”,二战爆发后,库利克军事才能上的短板,很快体现了出来。

1941年7月,斯大林将他派往中部战线监督西方面军作战,库利克担任的是大本营代表的职务。然而,一到战场,库利克顿时便陷入了混乱的战局中,甚至一度和后方失去联系。当时斯大林还以为他是陷入包围,被德军俘虏了,还专门派了几批人去找寻他。

最后倒是在战场上找到了库利克的身影,但当时他正在履行一个连长的职能,这让派出去的人对库利克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之后在列宁格勒保卫战里,他由于战术问题和朱可夫起了冲突,后来证明朱可夫的是对的。于是,斯大林又把库利克撤出了列宁格勒前线。

一般来说,斯大林对元帅还是非常讲情面的。只要其不犯下通敌叛国的罪名,斯大林还是会再次给予机会扳回一城。从前线撤走后,斯大林又把库利克调往了战线南侧翼。

然而,库利克又将事情搞砸了。不但让南侧重要的战略据点罗斯托夫沦陷,连刻赤半岛也失守了。这下彻底激怒了斯大林,库利克不但被解除了元帅一职,甚至还被贬为一个军的派兵指挥官,本质上和列兵没有任何区别。

虽然战争结束后,库利克又晋升成了中将,担任一偏远地区的副司令,也算是斯大林给他的一个体面结局了。但库利克昔日和如今惨烈的对比,让他怨气不断。再加上这个地区的司令也是一个不得志的将领,两人没事就妄议斯大林的是非。

不凑巧的是,1950年两人的言行被秘密警察发现,并上报给了克格勃。马上他俩就被逮捕,而在最后的审判中,库利克还一度被苏联怀疑给德国人当间谍。最后以叛国罪和间谍罪被处死,享年60岁。

虽然1957年赫鲁晓夫上台后,给这位曾经的苏联英雄平了反。但依然无法掩盖库利克是苏联最无能元帅的事实,或许一开始就没有授衔元帅,库利克的命运就不会如此唏嘘。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