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冰壶主席凯瑟尼斯:中国距离强队仅一步之遥
刚刚落幕的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中国队包揽男女组两项冠军,顺利拿到明年世锦赛的入场券。“冰壶是体育的友好大使,这样的消息确实振奋人心。”行程密集的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瑟尼斯,离开新西兰后的第一站就是这个被她视为冰壶运动重要板块的东方国度。昨天上午,凯瑟尼斯一行途经申城转机,短暂停留期间,本报记者与她坐在一起,话题始于上海印象。
“我是第一次来,还没有机会到处走走,但从机场前往酒店的路上,这座城市的整洁与精致让我产生了好感。”凯瑟尼斯抱怨说,家乡苏格兰天气寒冷,若非丈夫反对,她很想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
身为奥林匹克冬季运动单项协会的首位女性主席,凯瑟尼斯比较注重个人形象,举手投足散发优雅气质,但在对待体育事业的态度上,她的认真与执着丝毫不输给男同胞。轮椅冰壶进入冬季残奥会,便是由凯瑟尼斯唱主角。2010年成为世界冰壶运动的领导者后,她的责任意识更强烈了。“冰壶是冬季运动发展最快的项目,目前我们协会拥有50个成员单位,另外还有24个协会在门外排队,等待加入。”凯瑟尼斯笑言,冰壶的魅力与发展势头令其他冬季项目很是嫉妒。“我听说了2009年女子冰壶世锦赛在中国的超高收视率,简直太疯狂了。”
并不满足现状的凯瑟尼斯将冰壶的普及与推广挂在嘴边。“我们的发展部门新近雇用了一批员工,他们的任务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开设培训课程,将冰壶运动带进当地的体育俱乐部、学校,尤其是年轻人中间。”凯瑟尼斯介绍说,冰壶与滑冰的冰场不一样,“我们需要建造更多专业场馆,这是开展运动的前提条件。”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深深吸引着凯瑟尼斯,年轻的中国冰壶队则是公认的后起之秀。成立不过几年时间,中国女子冰壶队已经收获了世锦赛冠军与冬奥会铜牌。在世界冰壶联合会2011-12赛季的排行榜上,中国女队第四,中国男队第九。“与加拿大、瑞典这些冰壶强国相比,中国队与他们只有一步之遥。”凯瑟尼斯指的是技术层面,至于冰壶人口,两者显然无法相提并论。“加拿大有几百万人玩冰壶,中国有些落后,不过令我欣慰的是,现在的普及速度非常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有机会接触这项运动。”
单个冰壶动辄上万,吸引参与者的一大障碍就是昂贵的器材装备。“我们愿意与中国的冰壶协会合作,一起去想办法降低成本。”凯瑟尼斯透露,双方正在沟通,未来将冰壶世锦赛引进中国,用最直接的“落地”方式推动冰壶运动的发展。“我非常乐意促成这样的事情。”得知花样滑冰与短道速滑在上海的赛事取得了成功,凯瑟尼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