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全军辖3个师,45000多人。改编完成后,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和日寇作战。由于武器装备远不如敌人,只能以运动战和伏击战为主,很少打阵地战和攻坚战,比如平型关战斗、神头岭战斗和七亘村战斗,就都是典型的伏击战。
但1940年10月末的时候,八路军却集中8个团的兵力打了一场攻坚战。战斗中由于久攻不下,陈赓准备提枪亲自冲锋。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段故事。1940年10月上旬,百团大战进入到了第三阶段,华北日寇调集重兵,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疯狂报复。10月下旬的一天,冈崎大队500多人误打误撞来到了黄崖洞兵工厂。
黄崖洞兵工厂是当时八路军最大的一个兵工厂,每个月可以生产400支步枪和大量子弹。当时八路军的武器弹药十分缺乏,因此黄崖洞兵工厂就成了宝贝疙瘩。得知冈崎大队孤军深入后,彭总调集了八个团的兵力直奔黄崖洞,准备将该股日寇全歼。但冈崎十分狡猾,眼见自己就要被我军包围,匆忙撤离黄崖洞,率部占据了关家垴和柳树垴两个制高点,并构筑了环形工事。
关家垴是群岭环抱的一个山岗,东西两侧都是陡峭的山坡,无法攀爬,只有南坡稍微平缓一些,可以作为我军进攻发起的路线点左右,我军对冈崎大队发起了进攻。386旅772团作为攻击箭头冲在了最前面,由于地形不利,战士们只能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敌人居高临下,用密集的火力封锁了山道,我军数次攻击,都没能成功。
进攻受阻,且伤亡较大,在前线指挥的陈赓认为这样硬拼不是办法。于是他拿起电话向彭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此处的地形对我十分不利,是否可以把冈崎大队放下山来,另选有利地形打他的伏击?”“不行,一旦放走日军,就很难再打着他了,必须在此将其消灭!”彭总态度坚决。“这样打下去,代价太大了!”陈赓想继续说服彭总。彭总答道:“就是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这样打法,我不赞成!”陈赓有些急了。“有意见可以保留,但命令必须执行!”彭总随即放下了电话。
和鬼子交手以来,陈赓还没有打过这么憋屈的仗,情急之下,他提着枪亲自来到了772团一营。在陈赓的指挥下,一营一次又一次向敌人发起了冲击,受地形限制,除了正面进攻之外,其他的战术全都用不上。如果有重炮,只要轰上几炮,就可以打开一个缺口,可惜八路军没有。战至中午,一营已经伤亡大半。这下陈赓真急了,他提着枪就要亲自往前冲,警卫员拦都拦不住。
眼看陈赓就要冲出阵地,一营长蒲大义急了,他将帽子一摔,瞪着红眼珠冲陈赓吼道:“旅长,你要上,这仗老子就不打了!”陈赓被他给吼愣了,4连指导员郑加平趁机带着两个战士冲上来,把陈赓架了下去。下午两点左右,当一营参加进攻的部队被兄弟部队换下来时,只剩下6个人,蒲大义这一吼,算是把陈赓给救了下来。1955年,蒲大义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