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最著名的一具尸体:为何长达20年无人掩埋?

1月 10, 2023 k1体育平台导航

。数据显示,珠峰的登顶死亡率为8%左右,到目前为止,共计4800多人成功登顶,但也有超过300人在攀登过程中遇难。

在这300多名的遇难者中,最著名就是“绿靴子”。这是一具蜷缩在珠峰8500米海拔岩石洞里的尸体,他身穿一件红色的登山服,帽子将脸完全套住,脚下一双绿色的靴子格外引人注目。

20年多来,他虽躺在北侧登山的必经之路,但却没有人敢去移动他的尸体,或是掀开他的帽子查看他的身份。

目前普遍认为:“绿靴子”出生在珠穆朗玛峰山脚的一个贫困村庄,职业是印度的一名边防警察。在1996年,他和小伙伴们开启征服珠峰计划,却不幸途中遭遇了暴风雪。在距离营地不远地方,他打算在这休息下,但有攀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这种时刻睡去,极有可能被冻死,“绿靴子”便是这样,以蜷缩的姿态离开了人世。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挑战攀登珠穆朗玛峰,而从北侧攀登的人,几乎都要经过绿靴子的尸体,也有的人在那些周围停靠休息。

对国人来说,落叶归根一直是大家推崇的美德,那么为什么这些人对“绿靴子”不管不顾?明明是举手之劳,为何没人肯将他埋葬?

其实不只是“绿靴子”,除了专业的救援队,那些路过尸体的人,基本都不会理会这些遇难者,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更多是现实情况不允许。

01:想要安置遇难者,需要对面7~8级的大风、能冻死人低温、无法预测的暴风雪、以及过度劳累和体力不支带来的缺氧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则下降0.6度,这是地理常识。在8000多米的珠峰,平均气温为-27.1度,如果你是南方人,应该知道-27.1度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手机都无法工作的温度,人在这种环境下举步维艰,且很容易被冻伤、截肢。

其次,在8000多米的高度上,空气含量十分稀薄,可能只有平地的1/4,这比高原反应还要更致命,正常人不带氧气瓶,用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再有,珠峰顶上的七八级大风能夺人命,这是世界公认的。在气温作用下,高低压气流对流,使延绵起伏山脉上的风变得十分狂躁。通常,地形越复杂的山脉,风的等级和风向规律也越发复杂,所以“珠峰攀登季”五月份来临时,看似风平浪静、天朗气清的山顶,却暴风雪频发。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把绿靴子或者是遇难者的尸体移动或掩埋,对于登山者或者救援队来说都是艰巨的任务。

天气严寒,救援者的行动也变得迟缓。而遇难者身旁积了厚厚的冰块,挖坑埋葬肯定行不通;想要带尸体下山更是无稽之谈,因为他们周围冻住了,挖不仅花费时间,也很耗费体力。

再加上高海拔缺氧,人们都会配备重重的氧气瓶,而运动加剧他们氧气的消耗。同时自身负重的前提下,再去搬动一个结了冰的、重达160~200多斤的遇难者,还要克服雪盲症等因素,无疑是在把自己推向深渊。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8500米的山上随时会迎来暴风雪和雪崩。在如此危机四伏的环境下,第一时间只想撤离危险区,谁会愿意停下来援助这些“遇难者”呢?所以,那些往上攀登的人,不会理会“绿靴子”,他们的目标是登顶;向下撤离的更不会,他们的任务是活命。

02:8500+米高峰,是直升机等设备无法征服的领地,复杂的环境使“搬运”难以进行,成本极高

另一方面,在珠穆朗玛峰顶上援救一个人,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比攀登要多几倍,就算有专业的救援队,他们也会对这些“搬运尸体”的请求理性评估。

一方面,是成本太高了!根据行业内的一些资料显示,从尼泊尔南坡路线万元,而从中国北坡则大概需要7万美金,耗时50天,合计人民币就是50多万元。攀登费用如此昂贵,更何况带着装备上去“解救”遇难者呢?对于“珠峰清道夫”们来说,每一次“搬运”都是拿自己的性命在完成任务;其次氧气、直升机费用、向导、修路、吃住等高额费用,都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寒风凛冽、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的8500多米高度上,任何高科技的物品都是一堆废铁。

6000多米可能已经是它们的极限,空气稀薄的山顶没有足够的动力让直升机起飞,加上七八级的大风存在,就很容易坠毁,几乎没有设备能在极度低温情况下运作,搬运这些遇难者只能靠人工。

上山难,下山更难,珠峰四处都是光滑的石壁、沟壑、以及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要把一个遇难者运输下来,谈何容易,这就是“绿靴子”得不到安置的重要原因。

:在海拔8500米的珠峰上,道德不起约束作用,所有的举动都要服务于自己的求生欲除了气候环境和营救成本问题,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在海拔8000多米的高峰,道德无法起到约束作用。

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有人面临困境,周围人经过选择熟视无睹的话,会遭受到人们的道德谴责。

没有人会谴责你见死不救,因为救一个人很可能会把自己的生命也葬送进去,所以大家都默认:

。曾经就有位美国女登山者,在自己遭遇险境的时候祈求同伴不要丢下她,可他的同伴都自顾自的走了,留她冻死在寒风中。所以,像绿靴子这样的遇难者,没有人肯去移动他们的尸体,选择“无视”就是正常现象。

:对部分攀登者来说,登顶是夙愿,葬身在珠峰或许是最好的归宿,人们为表敬畏,也不会轻易去打扰致力于征服珠穆朗玛峰的人,大多数都对珠峰充满了热情与向往。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都希望自己能征服珠穆朗玛峰,都怀揣着登顶的梦想。

如果梦想没有实现,自己也没能安全从珠峰顶上撤离,那永久的葬身在珠峰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归宿,至少能和自己的梦想一同“安葬”。但这可能也是外界聊以的一种说法,真正遇难的人,求生欲望都很强烈,

所以,那些后继攀登者没有挪动他们埋葬,可能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同时这也包含了他们遇难者的敬畏。因而,“不打扰”才是最好的处理手段,能做的最多就是给他们盖上一层东西。

同时,攀登者们的目的是登顶和安全撤离,所以无法给被冻住的遇难者好的归宿。有一部分攀登者也会把“绿靴子”当成路标,验证登山路线是否有误,并及时纠正。

于是乎,这片本不该属于人类涉足的领地,成为了很多人征服自然、获得成就感、实现梦想的天堂。

“遗骸”,也留下了无法降解的垃圾等,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让蔚蓝星球上为数不多的净土,再次被人类的活动玷污。

人类虽有征服自然的野心,但在8848.86米的高峰面前,人类只不过是一只蝼蚁。但如果保持敬畏,或许珠峰上的尸体将会减少很多,更不会有那么多人葬身于珠峰,让它变成令人唏嘘的露天坟场!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