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43年前十万火急的电报!背后承载着无数通信兵日日夜夜的坚守

2月 25, 2023 k1体育平台导航

原标题:这是一封43年前十万火急的电报!背后承载着无数通信兵日日夜夜的坚守

那天,一份承载着灾区人民深情托付和生命希望的电报在灾情发生后3个小时,从震中传送到北京。

当时担负原第二炮兵首长机关指挥通信保障任务的80804部队及时准确抄收了报文,并火速送至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

这是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是一次传令兵危急时刻的神圣亮剑,更是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使命任务的义无反顾!那天的情景,必将成为永恒的回忆!

1976年7月28日凌晨4时,华北大地电光闪闪,地声隆隆,具有千年历史的唐山市倾刻间化为一片废墟,强烈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

而此时,北京以东方向有线电路全部中断,唐山地区的邮电通信设备几乎全部被摧毁,震后几个小时仍无确切消息报到北京。

此刻,矿井下数千名工人等待救援,压在废墟下的几十万群众挣扎在死亡的边缘……

灾区党政领导心急如焚,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情况,请求支援,刻不容缓!急!急!十万火急!

约7点钟左右,唐山地委领导同志拖着受伤的身躯,穿着背心短裤,踉踉跄跄地跑到驻唐山市郊的原80401部队,向部队求救,提出通过部队电台向中央报告灾区情况。

无线连的同志们震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尽快把电台和发电机从将要倒塌的机房里抢出来,在操场空地上架设。

他们迅速修好在震中被砸坏的发电机油箱。电台天线被砸断,余震不断,他们不顾房屋倒塌的危险,爬到房顶,重新架设了天线,很快恢复了中断的无线战备网的联络。

地委领导忍着伤痛向部队首长说明来意后,时任该部副政委的王青山草拟了一份以唐山地委的名义给党中央、国务院的电报。机要股股长张定安同志随即译成电文。此时,报务员郭新民已经呼叫北京主台并取得联络。

据了解,当时余震频频,大地颤抖,电台摇晃不定,双极天线就像飘荡的风筝,信号不稳。

小郭从来没有在首长面前发过这样重要的电报,心情有些紧张。参谋邓乾宝给他擦了擦头上的汗,鼓励他沉住气不要慌。他深知这份电报的分量,认真地拍发一点一划,耐心地给对方重复……

几分钟后,电磁波凝结着灾区人民的深情和委托,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飞向北京。

在人民大学院内值勤的原80804部队30余名通信官兵,冒着机房倒塌的危险坚守岗位,保持着与各方向的通信联络。

强烈地震导致北京以东、东北方向有线通信全部中断,时任该部作训股长的我深感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反应。

于是与当时在位的其他领导马上召开紧急会议,明确要求各通信要素值班人员要严守岗位、加强联络;各营连领导干部,一方面要组织部队撤到营区安全地方,另一方面要深入台站跟班作业。

我让值班参谋晋成军通知各无线电战备网,加强对北京以东和东北方向的联络,保持随叫随应。

五连台长、领班员付保金要求刚接班的报务员要坚守岗位,认真守听,有情况及时汇报。

约7时半,他第一时间听到唐山某部紧急呼叫,表示有特急电报到主台,马上报告了付保金。付保金立即上机,微调了一下收信机度盘后开始抄收。

由于信号不稳,重复多遍后才给了收据。这份仅有50多组的十万火急电报,经原第二炮兵机要局译电后,迅速送到了机要部门。

十多天后,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率领中央代表团,在原第二炮兵首长陪同下,到驻唐山市郊的原80401部队视察,表扬了他们抗震救灾的英勇事绩,单独接见了报务员郭新民等有功人员,强调指出:

你们最早向党中央发出了电报,使党中央、国务院最早了解到地震中心在唐山,为中央紧急部署抗震救灾争取了时间,起了重要作用,你们报得早,报得好!

同年10月,原80401部队通信股股长、原80804部队参谋长和我,向原第二炮兵通信部作了抗震救灾通信保障情况汇报,总结交流了抗震救灾通信保障的经验和不足。

拍发这份电报的该部报务员郭新民荣立三等功,并参加了中央召开的抗震救灾表彰大会。收报的我部五连战士付保金也因此荣立三等功。

时至今日,40多年过去了,这份特急电报的故事在一代代通信兵中广为流传,而它的重要意义也被铭刻在通信兵的历史簿中经久不衰。

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对震后救援工作意义深重,救灾部队早一点赶来,压在废墟下的几十万父老乡亲就可早一些得到救援,这一刻,时间就是生命。一字一码,千军万马。

在战时,时间就是战斗力。一分钟足可决定战场胜负,而这最紧要的时间可能就是从我们迅速接通每一个电话、准确传达每一道军令中得来。

保通传令,我们的通信战士正用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担负起我军“千里眼、顺风耳”的神圣职责,践行着助力导弹准时发射、有效毁伤的光荣使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