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膝关节发凉最常见的原因是膝关节滑膜炎,其次是髌骨软化、髌骨关节炎等退变性疾病。
这些疾病都属于自体无菌性炎症,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膝关节局部的神经和微循环会变得敏感,进而使患者产生膝盖发凉的感觉。
当膝盖表面摸起来温热的时候,血管分布更丰富, 血液及淋巴循环更充盈,可以输送更多营养进入关节腔,也可以把炎症因子更快地排出。
当膝盖表面摸起来发凉的时候,血管分布较稀疏, 血液及淋巴循环较弱,营养没办法源源不断供应到关节内部。
当膝关节周围的血液供给出现问题时,关节滑膜细胞就会消极怠工,磨损下来的软骨碎片无人清理,新鲜的关节滑液也供应不足,产生的炎性物质便得不到妥善清理。
久而久之,膝关节越来越脆弱,最后可能发展成骨关节炎。此时无论是承重能力还是活动度,均会大打折扣。
肥胖相当于膝关节的压力更大,更易造成膝关节软骨过早磨损退化,加速退行性病变的进程。
有研究表明,肥胖者相对于体重正常的人,半月板撕裂的发生风险增加近4倍,高等级软骨缺损增加近2倍!
上班久坐不动,一回家卧沙发看电视,放假躺床上不起……时间久了,这些习惯都容易造成骨量流失,甚至加快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行走时膝关节的磨损。
更何况,关节软骨的一部分营养是靠运动挤压关节滑液来供给软骨的,长期的一动不动也容易造成软骨的“营养不良”。
半月板就像是膝关节中的“软黄金”,其能保护关节软骨,在运动时可吸收对膝关节的冲击力量。
半月板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软骨,它很“脆弱”,在发挥减少摩擦的功能时,需要以“自身磨损”作为代价。
所以像爬山、爬楼梯等对膝关节磨损较大的运动要控制量;同时,减少蹲姿、跪姿,不仅会增加膝盖的负重,而且膝关节屈曲到了极限,半月板被向外挤压,时间一长,便容易突出,甚至发生断裂。
很多人出现关节疼痛,最喜欢对着它敲敲打打,需要注意的是,适当的按摩是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有好处,但是用力揉膝关节,反而会使得本来就轻微损伤的髌骨损伤更严重,有时甚至会导致骨刺脱落移位,影响行走等。
中医讲“寒主痛,寒主凝滞”,关节受凉会引起疼痛,易导致关节僵硬。对于膝关节炎患者或者膝关节不好的人,寒冷会加重病情,而这主要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
穿秋裤、戴护膝等保暖方式有助减轻寒冷引起的血管收缩,理疗、热敷等方式也能短暂增加膝盖的血液循环。
腿部强韧的肌肉会成为血液流动的能量泵,肌肉有力的收缩与拉伸可以把更多血液泵到关节腔,进而增强关节微循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